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2013-03-05 11:40:23
常用中藥分類

常用中藥分類

藥物治病就是取用藥物性味的偏勝以糾正或調和人體各部分不協調的狀況。寒證用溫熱藥,熱證用寒涼藥,這是藥物治病的常規。它的理論基礎是陰陽學說,就是把藥物的四性五味歸屬於陰陽,臨證用藥時,注意證之陰陽與藥之陰陽的關係,正確運用藥物的陰陽性能以改善或恢復由疾病所引起的陰陽失調現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然而,疾病的發生和變化不外乎是人體本身的條件與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也就是說,外邪的入侵加上人的臟腑功能失常或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與變化。主要的因素還是人的臟腑正氣不足或功能失調。當然,陰陽學說也把臟腑功能,病理機制等統一起來,作為診斷的總綱,確定治療原則。但是,把這種統一的陰陽學說用以指導臨床實踐,是比較籠統的,需要進行反覆的摸索,不易掌握,容易局限於「寒證用溫熱藥,熱證用寒涼藥」的常規治療,這是很不夠的。

 

如何根據臟腑的病理、症狀來選用合適的藥物,這實際上是一個「何臟腑證用何藥」的問題。比如,對心陰虛的患者,如果能選用養心陰的藥物投之,則可收到顯著的療效。那麼,什麼藥物屬養心陰的藥物呢?我們知道,在藥物學裡,對每種藥物都有「歸經」的記載,但是這種歸經是以經絡學說為依據的。例如桔梗、杏仁能治喘咳而歸入肺經,然而,喘咳症有虛實之分,那麼桔梗是屬於補肺藥還是瀉肺藥昵?按照桔梗性味苦辛微溫而推知桔梗應屬溫熱藥,也就是說,桔梗應是溫肺藥。但是在臨床應用方面桔梗卻是一種瀉肺藥,取其除肺部風熱之功,另方面,如果因膽熱而引起胸脅刺痛,亦可用桔梗治之,這時桔梗亦屬瀉膽藥。所有這些,在藥物學的歸經中都沒有說明,也沒有反映出來。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根據治療臟腑症狀及病理的作用來對藥物進行分類。本文就是根據臨床實踐經驗及臟腑辨證的理論來將中藥對臟腑的治療作用,進行歸納,按補、溫、涼、瀉進行分類。

 作用於心臟及小腸的藥物

(一) 補、養心藥

(1)補心陰血虛。通治心悸,心煩,易驚,失眠,健忘,舌色淡或舌紅少津,脈細弱或細數等症。宜用:酸棗仁,柏子仁,麥冬,龍眼肉,當歸。

(2)補心陽氣虛。通治心悸,氣短,活動時加重,舌淡苔白或者紫暗而胖嫩,脈細弱或結代等症。宜用:黨參,黃耆,炙草,大棗。

(3)心陽不振,氣血運行失暢,心絞痛者,宜用丹參。

(4)定心氣,安魂魄,安神益智。宜用:遠志,茯神,白芍。

(5)益氣,補元氣不足,養五臟,生津歛汗用五味子。例如生脈散中的五味子,主要作用是補虛固脫。

 (二) 瀉心火藥

(1)清心瀉火。通治因心火盛而致心神受擾,煩躁失眠,口渴,舌紅,脈細數等症,宜用:黃連,蓮翹心,山梔子,淡竹葉,燈芯,木通。

(2)痰迷心竅與痰火擾心。通治神識痴呆,精神抑鬱,心煩口渴,不寐多夢,甚或不省人事,喉中痰鳴,胡言亂語,舌苔白膩或舌紅苔黃膩,脈緩滑或弦滑有力者,宜用:黃連,菖蒲。

(3)清心經邪熱。因心經邪熱而驚悸,風痰目眩者可用硃砂;因心經邪熱而引起小便不利或血尿、淋病者則用通草、車前子以引熱下降,導小腸之濕熱。

 (三)補小腸藥

小腸之功能是受胃中水榖,進行細緻的消化和分別清濁的過程,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功能受損,陰血虛,則用乾地黃。

 (四) 瀉小腸藥

心移熱於小腸以致尿黃而澀痛苦,宜用:木通,燈草;疝氣者用赤芍,苦楝子;瀉小腸膀胱血分濕熱者用赤茯苓,海金砂;因脾濕肺熱而致小便熱淋者宜用薏苡仁。

 作用於肝、膽的藥物

(一) 補、養肝藥

(1)補肝血虛。通治眩暈耳鳴,眠差夢多,眼澀視朦,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脈細等症。宜用:當歸,杞子,首烏,白芍。

(2)溫補肝腎。通治腰膝無力、痛、痹,陽萎遺精早泄,筋脈拘攣等症。宜用:山茱萸,沙苑蒺藜,菟絲子,骨碎補。

(3)曖肝散寒。通治少腹脹痛,牽引睪丸,或陰囊冷縮,舌潤苔白,脈多沉弦等症。宜用吳茱萸,茴香,肉桂。

(4)散厥陰經血分風寒的,用桂枝,細辛。

(5)滋陰潛陽,軟堅,鎮驚,收澀固脫的,用鱉甲,牡蠣、龍骨。

(6)外虛固脫,歛汗澀精的,用五味子和烏梅;治腹中冷痛、調經、安胎的用艾葉。

 

(二) 清肝火、瀉肝藥

(1)清肝瀉火。通治火鬱肝經,肝火上炎,頭痛眩暈,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脅痛口苦,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症。宜用:龍膽草,柴胡,梔子,夏枯草,石決明。

(2)疏肝解鬱。通治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脹痛,胸悶不舒,婦女月經不調,腹脹痛,苔白滑,脈弦等症。宜用:柴胡,鬱金,川楝子,佛手,香附,枳殼,青皮等;又,川楝子,赤芍可治疝氣。

(3)平肝熄風。通治肝陽化風,眩暈頭痛,煩躁易怒,肢麻震顫,甚或「中風」。宜用:鉤藤,石決明;如果熱極生風,高熱煩渴,抽搐項強,神志昏迷,則應清肝瀉火,熄風止痙。宜用鉤藤,菊花,白蒺藜等。

(4)清利肝膽濕熱,通治胸脅滿悶疼痛,或有黃疸,小便短赤,或小便黃而渾濁,舌苔、黃膩,脈弦數等症。宜用:茵陳,車前草,苦參,黃柏。去黃疸,治小兒疳熱,則可用胡黃連。

(5)除陰分伏熱,主治骨蒸勞熱盜汗,可用青蒿。

(6]活血破血,破瘀祛瘀,行氣消積。宜用莪朮,桃仁,延胡索。其中莪朮消積化食,通肝經聚血,疏痰食作痛;桃仁專走肝家,是行血祛瘀的常用藥;延胡索則是治氣血凝滯,腹胸疼痛的要藥。

 

(三) 溫補膽藥

膽附於肝,內藏精汁,故《靈樞.本輸篇》稱它為「中精之腑」。膽的決斷功能,對於防禦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響,以維持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確保臟腑相互間的協調關係,有著重要的作用。

溫補膽藥主要有烏梅,棗仁,肉桂,細辛,山茱萸。

大凡劇烈的精神刺激而影響人體臟腑的正常活動,導致氣血運行的紊亂,皆與膽有關。如有膽虛,易驚而不得安寐導致失眠者,用酸棗仁;如反胃噎膈,嘔吐,口乾口苦,煩渴者用烏梅。

肉桂,細辛,山茱萸的溫補作用與溫補肝的作用相同。

 (四) 瀉膽藥

瀉膽藥主要有桔梗,青皮,柴胡,香附,秦艽,龍膽草,青蒿,槐實。其中青皮,柴胡,香附,龍膽草,青蒿的瀉膽作用與清瀉肝火的作用相同。至於秦艽,功能是散風祛濕,和血舒筋,主治痹痛攣急,黃疸,小兒疳熱;槐實涼血,清熱,止血,治男女陰瘡濕癢,能催生墮胎;桔梗善泄上焦,開提氣分,可治胸中氣滯窒悶,胸隔滯氣及痛。

 

作用於脾 、胃的藥物

(一) 溫補脾藥

(1)健脾益氣:宜用黨參,雲苓,白朮,炙草,淮山,大棗,苡仁,益智仁

通治脾氣虛、脾不健運,食納減少,食後作脹,身倦無力,或肢體浮腫,氣短懶言,小便不利,或大便溏瀉,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脈緩弱等症。這是因為脾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主運化,其病變是運化失常,是脾氣虛所致,應投以入脾胃經之補氣藥。又因氣虛者,常導致陽虛,氣與陽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補氣與助陽往往相須為用。而黨參、白朮、雲苓和炙草組成的四君子湯為補脾益氣的基本方,主治脾胃氣虛,運化力弱。至於淮山則為治虛勞之要藥,功能健脾胃,能治脾虛泄瀉,虛勞咳嗽;大棗也能治脾虛便泄,主要是安中養脾氣,助十二經,調和營衛;益智仁在於補脾之虛寒,攝唾涎,縮小便,能治冷氣腹痛,嘔吐等。

 

(2)溫中健脾、祛寒暖脾胃:宜用附子,乾薑,煨薑。草果和蜀椒

通治脾陽虛,畏寒肢冷,腹中冷痛,腹滿時減,得溫則舒,囗泛清水,便溏泄瀉,或完榖不化,舌淡苔白,脈沉遲等症。藥中的附子溫暖脾胃,除脾濕,治脾泄久痢;乾薑和煨薑,薑性溫熱,為祛寒之要藥,乾薑溫裡的運用主要在於溫脾胃之陽,凡腹痛、吐逆、下痢、 虛痞等症,必用乾薑;而煨薑主要用於止血,是屬脾陽不足、不能統血之出血,這種病人必有陽虛現象,比如面色皓白,唇爪無華,脈虛肢冷等症,如遇出血,則可用煨薑。草果入脾胃二經,燥濕祛寒,消食化積,能調中補胃,健脾。蜀椒散寒逐濕溫脾胃,主治脘腹冷痛和吐瀉。

 

(3)健脾理氣:宜用木香,烏藥,佛手,砂仁,白蔻仁

通治脾虛氣滯,胸腹脹滿,疼痛,噯氣吞酸,噁心嘔吐,氣逆,舌苔白膩,脈沉澀等症。藥中的木香健脾和胃,能散滯氣,調諸氣,和胃氣,泄肺氣,理氣止痛;烏藥順氣寬脹,消食止痛,木香和烏藥同為理氣要藥;砂仁和白蔻仁都是理氣寬胸的要藥,俱能治脘腹脹痛,反胃吐逆等症,砂仁功專於中,下二焦,適宜於寒濕積滯,寒瀉冷痢,又有安胎的作用;白蔻仁功於中、上二焦,適宜於濕濁阻胃之嘔惡,呃逆,並能宣通肺氣,治濕阻氣機之胸悶;佛手功用是理氣止嘔,健脾進食,化痰止咳。

 

(4)和中健脾胃,治食脹滿,食慾不佳:用麥芽,焦榖芽

 (5)理脾暖胃,澀腸止瀉,治宿食痰飲,及解酒毒:用肉豆蔻

 (6)補脾潤肺生津,主治脾胃虛弱,除風濕,安五臟,補諸虛,止寒熱:用黃精

 (7)濕阻中滿,食慾不振,風寒濕痹:用蒼朮

 (8)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煩渴:用扁豆,藿香

 (9)寒積、腸道阻塞、水腫等急性病:用巴豆溫瀉寒積

 (二) 瀉脾藥

涼瀉脾藥有大黃,金艮花,枳實,枳殼,瓜萎仁:雞內金,檳榔和雷丸。

大黃下腸胃之積滯;瀉血分之實熱,性本泄降,善於下達,所以能泄實熱積滯;金艮花入脾胃經,清熱解毒,主治溫病初起,熱在上焦,治腹脹滿,熱毒血痢;枳實與枳殼是行氣破積的要藥,功專理氣寬胸,主治食積痰滯,胸腹痞滿脹痛,腸風便血等症,枳殼其力稍緩,瓜萎仁治大便燥結;雞內金消水榖,理脾胃,治停食脹滿,反胃嘔吐,痢疾,檳榔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雷丸功用在於殺蟲,主治小兒疳積,逐毒氣,治胃中熱。

 

(三) 溫補胃藥

溫補胃藥有白朮,黃耆,大棗,扁豆,淮山,龍眼,紅棗,炙草,乾薑,丁香,木香,高良薑,益智仁,腰果,胡椒,辛夷,肉豆蔻,藿香,砂仁,法夏,烏藥,白蔻仁,煨薑,厚朴,川椒。

上述藥物中有許多與溫補脾藥相同,在此不述,只補充溫補脾藥中沒有提到的:黃耆為補氣藥,補益中氣,最能治療表虛自汗之症,益胃氣,去肌熱及諸經之痛;龍眼為補血藥,主治血虛健忘,驚悸失眠;丁香和高良薑為祛寒藥,高良薑入脾胃二經,溫中散寒,止痛消食,主治霍亂,中寒嘔吐,胃脘寒痛,屢發屢止,丁香暖胃降逆,去胃寒理元氣,治呃逆,腹痛,胃痛等;辛夷入胃經,散上焦風熱,主治頭痛、腦痛,鼻淵鼻塞流濁涕,溫中解肌利九竅;法夏屬止吐藥,和胃健脾,降逆止嘔,治吐食反胃,消胸中痞;厚朴溫中下氣散滿,燥濕消瘀破積,治反胃霍亂轉筋,大溫胃氣,治冷痛,主病人虛而尿白。

 

(四) 涼瀉胃藥

涼瀉胃藥有葛根,枳實,枳殼,雷丸,萆薢,香薷,石膏,知母,蘆根,竹葉,黃芩,萊菔子,石斛等。

其中有部分藥品的功用與涼瀉脾藥相同,在此不多述,只提不同的藥品:葛根入脾胃二經,其功用解肌退熱,生津止渴,治傷寒中風頭痛,陽明頭痛,專入陽明之里,而升發脾胃清陽;箄薢為足陽明、厥陰經藥,厥陰主筋屬風,陽明主肉屬濕,萆薢長於祛風濕,能治痹痛遺濁惡瘡;香薷辛溫氣香,為解表消暑要藥,凡傷於暑熱而大熱煩渴,大汗出之陽明病,皆能治之;石膏、知母、蘆根和竹葉都是消熱降火藥,石膏清熱降火除煩止渴,除胃熱,止陽明經頭痛,發熱發寒,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痛;知母清胃火熱,凡肺胃火熱引起的煩熱消渴都可以治之;蘆根清胃火,除煩渴,止嘔;竹葉治熱病煩渴,壯熱頭痛頭風和小兒驚風等症;黃芩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小兒腹痛,消榖利小腸;萊菔子下氣定喘,消積化痰;石斛在溫熱病中,可謂常用之要藥,它能滋陰益胃生津,主

要是養肺胃之陰,而多用於熱病,主治熱病津傷,口乾煩渴,病後虛熱等症。

 

作用於肺及大腸的藥物

(一) 溫補肺藥

(1)補益肺氣:宜用人參,黃耆,黨參,冬蟲草。

通治肺氣虛,氣短喘促,聲低懶言,乏力自汗,易感冒,咳嗽無力,痰稀白,舌質淡,脈虛弱等症。人參大補元氣,益血生津,寧神益智。大凡肺虛喘促,久病氣虛;崩漏暴脫等症均可用,例如獨參湯治氣虛卒中,脈微欲絕之症。黨參、黃耆補益肺氣,大凡肺氣虛症狀均可採用。例如黃耆配白朮、防風所組成的玉屏風散,便是治自汗常用的有名方劑。

 

(2)滋陰潤肺:宜用百合,沙參,麥冬,冰糖,阿膠。

通治肺陰虛,津液不足,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絲,咽燥聲嘶,五心煩熱,午後潮熱,盜汗,顴紅,舌紅苔少無津,脈細數等症。沙參,麥冬,百合皆屬養肺陰藥。沙參主治肺陰不足,虛熱咳嗽及肺痿等症;麥冬清心潤肺,養胃生津,化痰止咳;百合主治勞嗽吐血,虛煩驚悸。大凡因肺陰虛所致的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咽燥聲嘶,五心煩熱,午後潮熱,舌紅苔少無津,肺細數等症均可用沙參、麥冬、百合。阿膠為補血藥,主要功用是滋陰養血,補肺潤燥,為肺癆病之要藥。

 

(3)溫肺散寒:宜用麻黃,天南星,北五味,法夏,款冬花,生薑,杏仁,白芥子,紫苑。

通治風寒束肺,咳嗽或氣喘,咯痰稀薄,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常伴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脈浮或弦緊等症。麻黃辛苦溫,味薄輕揚,發汗解表,宣肺本喘,為發汗要藥,主治外感風寒,無汗而喘;杏仁疏肺部風寒,祛痰,止咳,定喘,潤大腸燥結;法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止咳,治寒痰形寒飲冷傷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生薑發表散寒,消痰行水,大凡風寒束肺而喘,均可用麻黃,杏仁,法夏,生薑;天南星和白芥子皆為溫化寒痰之藥;款冬花潤肺止咳,消痰下氣,溫潤而兼散;紫苑溫肺下氣。

 

(二) 涼瀉肺藥

(1)宣肺清熱:宜用桑葉,菊花,牛子,升麻,薄荷。這些都是發散風熱藥,主要用於風熱犯肺所形成的咳嗽,口乾欲飲,咽喉疼痛,咳痰黃稠,鼻流濁涕,舌尖紅,脈浮數等症狀。

(2)清肺熱化痰平喘:宜用石膏,知母,玄參,梔子,桔梗,前胡,白前,馬兜鈴,貝母,竹瀝,桑白皮,海石,黃芩,僵蠶,葶藶,竹茹等。

其中石膏、知母、玄參、梔子是清熱降火藥,主要用於瀉肺火,滋陰降火,除肺熱,主治肺熱喘咳,熱病煩渴等症;桔梗、前胡、白前、馬兜鈴為止咳平喘藥,主要功用是清肺熱,降氣平喘,消痰止咳;貝母、竹瀝、桑白皮、海石為清化熱痰藥,主要功用是清肺降火,化燥痰散結,行水利大小腸,清熱除煩;黃芩瀉肺火,清濕熱,療痰熱;僵蠶散風痰、結核、瘰癘等;地骨皮除肺中伏火,涼血,除骨蒸;竹茹清肺金之燥,止肺痿吐血;葶藶瀉肺行水消腫,治肺水腫。

 

(三) 溫補大腸藥

溫補大腸藥有訶子肉,補骨脂,肉豆蔻,五倍子,當歸,赤石脂。

其中訶子肉為澀腸止瀉藥,其功用為歛肺澀腸,主治久咳喘急,失音,久瀉久痢,脫肛。例子,訶子散治虛寒泄瀉,米榖不化,腸鳴腹痛,脫肛及作膿血,日夜無度等症;補骨脂補命門相火,治冷瀉;肉豆蔻暖胃,因大腸、治虛瀉冷痢;赤石脂澀腸止瀉,厚腸胃,除水濕,治下痢脫肛,崩中帶下;五倍子澀腸,久痢脫肛,研末熱湯服之可治腸虛泄痢;當歸潤燥滑腸,治血虛便秘。

 

(四) 涼瀉大腸藥

涼瀉大腸藥有大黃,桃仁,雷丸,麻仁,紫草,秦艽,杏仁,白芷,鬱李仁,黃芩,黃柏,地榆,槐實,白頭翁。

其中大黃是攻下藥,下腸胃積滯,瀉血分實熱,下瘀血;雷丸殺蟲,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麻仁和鬱李仁是潤下藥,功用潤燥滑腸,主治大便燥結;黃芩和黃柏為清熱燥濕藥,黃芩主治諸熱黃疸,腸癖泄痢,瀉痢腹痛,黃柏瀉相火,清下焦濕熱,主治熱痢泄瀉;地榆和槐實屬止血藥,涼血清熱止血,主治赤白痢疾,腸風痔漏,血痢血崩;桃仁潤燥滑腸,主治血燥便難及腸痛;紫草解毒滑腸,大便燥結;白芷治大腸風秘;秦艽主治腸風瀉血;白頭翁清熱涼血,主治熱毒血痢。

 

作用於腎及膀胱的藥物

(一) 溫補腎藥

(1)溫補腎陽:有淫羊藿、沙苑蒺藜、鎖陽、巴戟天、杜仲、續斷、狗脊、補骨脂、鹿茸、鹿角膠、菟絲子、肉蓯蓉等。其中大部分還兼滋補肝腎。

大凡腎陽虛都是命門火衰,主要症狀是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陽萎,婦女宮寒不孕,精神不振,或者全身浮腫腰以下較甚,或心悸氣短,喘咳痰鳴,舌多淡白,脈多見沉細或沉弱。均可選用上述藥物。

例如:陽痿可選用淫羊藿、鎖陽、菟絲子、肉蓯蓉、山茱萸等。淫羊藿為命門藥,真陽不足宜之;巴戟天專注於下焦,多用於腰膝酸痛、腳氣等症;補骨脂為脾腎陽虛之要藥;鹿角膠為崩漏失血及精血不足之要藥;鹿茸主治一切虛損,真陽衰弱,精血兩虧;肉蓯蓉有治療衰老的功效。是老年腎氣衰弱,精血虧耗之要藥。

 

(2)滋補腎陰:有熟地、首烏、穭豆皮、龜板、女貞子、山茱萸、顴子、北五味等。其中也有許多有兼補肝腎的。熟地為峻補肝腎陰虛的要藥。

大凡腎陰虛,都具有腰膝酸軟,午後潮熱,五心煩熱:顴紅,口乾咽燥,盜汗,失眠,遺精,女子經少,經閉,耳鳴,耳聾,眩暈,舌紅,脈細數等症侯。皆可選用上述藥品。例如補陰主方中的六味地黃丸就用到熟地、山茱萸。又例如,腎陰不足,骨蒸勞熱的選用龜板、穭豆皮、女貞子等。

 

(3)其他

大茴香功用於祛寒療疝,主治寒疝腹痛。

艾葉理氣血,為婦科止血、調經、安胎的要藥。

 

(二) 涼瀉腎藥

所謂涼瀉腎藥,實質上就是通利水道,清濕熱,涼血,去營血中伏熱的藥物。這是因為腎主水臟,水液的代謝與排泄,歸根結柢,在於陽氣的蒸騰、推動,而陽之根,生氣源,在於腎間動氣,命門真陽。所以有關水液代謝失常的疾病,如水閉、腫脹、停飲等疾患,主要責之於腎與命門。

涼瀉腎藥有豬苓、黃柏、澤瀉、知母、赤苓、苦參、生地、丹皮、滑石等,其中利尿藥為豬苓、澤瀉、赤苓、滑石,主要功用是瀉濕熱,小便不利,淋濁、癃閉等。例如五苓散(赤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主治太陽病表裡末解,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至於黃柏、知母、苦參、生地、丹皮,則屬清熱涼血、燥濕之藥,治血中之伏火。

 

(三) 溫補膀胱藥

溫補膀胱藥大體上即補腎之藥,腎氣化則小便自行。此外,還有吳茱萸和烏藥。

吳茱萸散寒溫中燥濕,下氣開鬱,治疝氣、腎氣腳氣水腫,例如氣疝方治疝氣疼痛(吳茱萸、枳殼、梔子、山楂、荔枝核)

烏藥順氣寬脹,消食止痛,主治膀胱沾氣,小便頻數,疝氣等。例如縮泉丸治虛寒小便頻數(天台鳥藥、益智仁、淮山)。

 

(四) 涼瀉膀胱藥

涼瀉膀胱藥多數是利尿逐水藥,它們是:防己、木通、車前子、海金沙、豬苓、澤瀉、葶藶子、甘遂、赤茯苓等。這些藥物以淡滲水濕為主,有利小便淋濁,以及水瀉的功用,導濕熱下行,從小便而出,故亦可用於黃疸及小便澀等症。

此外還有:用於發散風寒的麻黃、防風,稿本;清熱燥濕的龍膽草和茵陳;專攻下氣的前胡;活疝氣除濕熱的川楝子。

 

引經藥

引經藥意指對十二經主要症候有比較明顯的治療作用的藥物。

手太陽小腸經:黃柏和稿本為太陽經風藥,頭痛必用之藥,特別是醫療巔頂痛最為有效。

 

足太陽膀胱經:用薑活。治足太陽風濕相搏,全身疼痛,頭痛,肢節痛,目赤膚癢,特別是督脈為病,脊強而厥者,非此不能除。

 

手陽明大腸經:升麻、葛根、石膏和白芷。白芷利解手陽明頭痛,上治頭面諸疾,下治腸風;升麻散陽明之風熱,為升舉脾胃清氣之要藥;葛根治陽明之頭痛,血痢溫症,腸風痘疹,多生用;石膏也是止陽明經頭痛,發熱惡寒,日哺潮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痛。

 

足陽明胃經:升麻、石膏。

 

手少陽三焦經:柴胡、連翹、地骨皮、青皮、附子。柴胡主治少陽病寒熱往來,口苦耳聾,胸脅苦滿,頭眩嘔吐,瘧疾、月經不調,中氣下陷等症;連翹主治溫病初起,熱在上焦;地骨皮功用是除骨蒸,去煩熱消渴,勞熱有汗骨蒸;青皮有疏肝、破氣、散結的功能,適用於中、下二焦;附子通行十二經,溫暖脾胃,除脾濕腎寒,長於補下焦之陰虛。其中柴胡、連翹和地骨皮屬上焦部,青皮屬中焦部,附子屬下焦部。

 

足少陽膽經:柴胡和青皮。柴胡除治少陽病寒熱往來之外,還可治陽氣下陷,平肝膽三焦包絡相火;青皮入肝膽氣分,破滯消堅,除痰解痞。

 

手太陰肺經:桂枝、升麻、白芷。桂枝入肺經,溫經通絡,主上氣咳逆,利肺氣、溫化治水飲;升麻除治陽明頭痛之外,還可療肺痿,咳吐膿血,能發浮汗;白芷能利肺經風熱,頭面皮膚風痹癢。

 

足太陰脾經:升麻,蒼朮和白朮,升麻入脾經主要是升舉脾胃清氣之要藥;蒼朮和白朮同是脾胃要藥;蒼朮以燥濕健脾為主;且能發汗解表,白朮以補脾益氣為主,而有止汗之功。

 

手少陰心經:黃連和細辛。黃連主心病逆而盛,去心竅惡血,心下痞滿;細辛為手少陰引經之藥,治風寒風濕頭痛,主咳逆上氣。

 

足少陰腎經:獨活、知母、細辛。細辛入少陰血分,獨活入足少陰而治伏風,善治伏風頭痛,腰膝酸重,四肢攣痿,兩足濕痹疼痛等症,細辛與獨活同入少陰經,兩者配合,善治頭痛,亦治諸陽頭痛,諸風。知母瀉腎火,滋腎水,治命門相火有餘。

 

手厥陰心包經:柴胡和丹皮。柴胡入心包經;平包絡相火,除傷寒心下煩熱,心中痞,胸脅痛;丹皮也是入心包經,清血熱,散瘀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足厥陰肝經:柴胡、青皮、川芎和吳茱萸。其中柴胡和青皮的作用在足少陽膽經中已述。至於川芎,瀉肝清熱,散瘀活血止痛,主邪氣腹痛,專入肝家血分;吳茱萸入肝而走厥陰,故肝氣上逆之嘔吐,寒入厥陰之痛,必以吳茱萸為主。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