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遵照古籍,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治療。
今年 2012年的三伏日為 7 月 18 日 ( 星期三 ) 、 7 月 28日 ( 星期六 ) 、 8 月 7 日 ( 星期二) 。
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是一種「冬病夏治」的概念。「冬病」是指容易在冬天發病,或是在冬天症狀會更嚴重的疾病,譬如說:像氣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等等這一類屬於「遇寒則發」的疾病。「夏治」是指趁著夏天這些疾病的症狀比較輕微,或者沒有症狀的時候,利用夏天天氣熱,人體的陽氣也比較充足,在人體的穴位上敷貼溫熱的藥物,利用藥物的溫熱特性刺激穴道,來進一步加強我們身體的陽氣,提高我們的抗病能力。這樣到了冬天,發病時的症狀就會減輕,或者甚至不會發病,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為什麼冬天的病,夏天也可以治療?
中醫的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兩氣與自然界萬物的陰陽兩氣是相連接的,四季寒熱溫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人體陰陽兩氣的變化。
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而冬天則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
冬天人體的陽氣最弱,在陽氣不足的情況之下,人體就容易受到寒邪侵犯。而寒邪一旦侵犯人體,又會更進一步傷害人體的陽氣,使陽氣變的更虛弱。陽氣虛弱代表什麼意義呢?就是人體的抗病能力低落,無法將寒邪趕出體外了,這個時候就算是用藥物治療,身體恢復地也很緩慢。而夏天人體的陽氣可是非常旺盛的,所以病不容易發出來。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利用夏天旺盛的陽氣來治病呢?夏天自然界的陽氣很旺,人體的陽氣也很旺,如果這個時候來治病,是不是就比較簡單了呢?
貼藥方法
在這期間,過敏、氣喘等疾病症狀較輕,毛細孔張開,易由皮膚吸收藥效,將元胡、細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藥磨粉後,薑汁糊丸,敷貼於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貼。